From “Pivot” to “Rebalance”

張貼日期:Feb 25, 2013 9:22:49 PM

從「重返」至「再平衡」

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爾邁茨

美國副國務卿羅伯特· 爾邁茨(Robert D.Hormats) 繼訪問北京、合肥和南京三個中國內地城市後於十二月七日在香港美國商會發表題為「美國與亞太地區的經濟交往」的演講。內容涵蓋「重返亞太」、「美中經濟關係」、「與東盟的交往」、「與日本和韓國的關係」以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等內容。

「重返亞洲」由來

他指出:「大約四年前,奧巴馬總統和克林頓國務卿( 希拉莉) 執政伊始,就將更多的注意力投向亞太地區,標誌着美國外交政策發生轉變。」作出這種轉變的原因是亞洲經濟迅猛發展。在過去十年裡,美國公司在亞洲各經濟體投資和開展貿易的速度成倍增長。

正因如此,使美國認識到,亞太地區充滿活力,美國的繁榮與亞太地區的繁榮密不可分。從這一角度看,好像美國是因為經濟原因而起了「重返亞洲」的念頭。但在他的講話中又提到『我們之間( 指亞太地區的夥伴) 雙邊和多邊的經濟及商業連繫已經成為美國對亞洲「再平衡」戰略的重要支柱之一。』

雖然在講話中也強調美中經濟關係的重要性,但着墨與東盟的交往也不輕。正如他所說的:「我們與亞太地區的交往絕不僅限於中國。我們亦非常重視與東盟加強經濟聯繫。美國與東南亞的經濟聯繫具有相當的廣度和深度,並且還在不斷發展。」他並舉例,去年,美國對東盟的出口額超過了七百六十億美元,比二零零九年提高了百分之四十二,東盟成為歐盟、加拿大、墨西哥、中國和日本之後的美國第六大出口目的地。

各國重點不同

為加強與東盟的關係,美國力求通過推動美國– 東盟領導人會議的機制化,並積極參與東亞峰會,從而與東亞國家建立更為開放的聯繫。爾邁茨在演講中也提及到根據「美國 – 東盟貿易投資框架安排」,美國與東盟正在就數碼連接、醫療服務、農業綜合企業和消費品等開展一系列新的貿易倡議;在今年十一月的美國 – 東盟峰會上,奧巴馬總統和東盟領導人啟動了「美國 – 東盟擴大經濟合作」倡議 (E3 倡議),旨在推動美國和東盟之間的經濟合作。

事實上,美國對東盟各國的經濟重點是有所不同的,例如美國與汶萊和印尼的重點是「能源」;與柬埔寨、老撾、泰國、越南和緬甸較着重在多方努力下達成「下湄公河倡議」,冀通過這個框架努力拓展和培育區域內外教育、保健與及基礎設施連通等方面的互動合作。至於緬甸,美國政府和商界可以找到與吳登盛政府合作的適當方式,在保障美國在該區域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能推動緬甸本國正在進行的改革進程。對於在亞太地區經濟較發達的日本和韓國,美國的目標是,通過推動雙邊的經濟協同` 和地區經濟一體化,促進美國和日本實現經濟增長和繁榮。同時仍不斷探索新的途徑,以期加深雙邊貿易和投資聯繫,推動美日在創新、創業、供應鏈安全、互聯網經濟、太空、網絡空間以及更廣闊的科技領域和女性創業及女性經濟賦權等方面不斷開展合作。而美韓貿易關係方面,完成《美韓自由貿易協定》是美國本屆政府的一項重要目標。得益於該協定,美國對韓國的製造業和農業出口實現增長。以小麥為例,二零一二年一月至八月,美國向韓國出口的小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百分之六十五。

爾邁茨演講後與場內人士交談

TPP 前路漫長

副國務卿的講話也很着重談及《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他表示,美國致力於制定一個具有廣泛影響的、由泛太平洋地區一些最大、發展最快的經濟體參與的貿易協定,《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代表了美國這方面取得的進展。現時該協議還將包含一些之前的貿易協議中未曾涉及的新問題,譬如,使協議的簽署國的管理體系更加透明和協調。《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立足高遠,最終必將鼓勵外國公司在協議締約國進行投資。隨着越來越多的國家提高本國的管理標準,美國也期待《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的締約國規模不斷擴大。

無可否認,自美國推行「重返亞太」外交政策後,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正逐步擴大和深化,若站在美國的立場,該項政策確是具成效的。美國成功之處是能懂得對方國的所需,從而訂出適合的進程和合作方式。不過,若按照美國對TPP 框架的標準,即使是日本和韓國在短時間內也很難辦到,更遑論東盟部分國家。因此,美國希望亞太地區,特別是東盟國家加入TPP,將會困難重重,前路漫長。雖然美國自稱持樂觀態度,但按目前情況的來看應是豈能樂觀!

駱勵生

Related Articles